首页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微学堂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家长学堂 > 本周热门 > 正文

面对不自信的孩子,家长究竟该怎么办?

本文为原创,选自付小平博士2014年5月出版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一书,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须注明原文出处及作者和来自“男孩部落”微信号(ID:myboyblog)。

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能长期保持的评价,它体现个体对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信任程度。说得更通俗一点,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和体验。

自我价值的总体感受一般和两大因素有关:一是感到自己有能力,二是能感受到从他人处得到的社会支持。那些自我价值体验比较高的人,会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满意,同时也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支持和对自己的接受。要提高自尊,我们就要同时提高社会支持和感受能力,增强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曾经花了20年时间来研究自我和自尊的发展。在一个研究自尊的大型项目中,苏珊·哈特提出了孩子评价自我的五个方面:

一、学业能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二、运动能力,孩子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三、社会能力,孩子是否感到受同伴的欢迎;四、外表长相,孩子觉得自己有多好看;五、行为举止,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幼儿一般都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这些能力,从大约7岁开始,孩子在评价自己时会变得更加现实,也更一致。既承认失败,也承认成功;既承认消极的方面,也承认积极的方面。这个趋势在整个学龄期会不断发展。不过,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自我评价时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儿童期中期,同伴的接受和运动能力最为重要;从青春期开始,外表长相几乎成为所有孩子最看重的方面。

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时,高自尊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和日趋复杂的同伴关系。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较高的自尊水平就会给孩子注入一剂强心针;当遇到老师的不公或同学的鄙视时,较高的自尊水平就会让孩子“不屑一顾”。苏珊·哈特的研究指出,3~7岁的高自尊儿童有两大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从容不迫;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拥有心理弹性。因此,我们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从容、更开心。

1、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重要能力领域

天底下没有人是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短板,让孩子找到自己最重要和最擅长的能力领域,对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很关键。孩子如果能在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领域表现得有能力,他们的自尊水平就较高。如果孩子总是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他们的自尊水平就会较低,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得不够自信、主动。

伊伊从小就不是一个很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为此苦恼不已。上幼儿园期间,因为其他小朋友会背古诗、认汉字、做算术,而自己很多都不会,她就经常自惭形秽地说“我很笨”“我没有别人聪明”等带有自卑情绪的话,有时候甚至还说自己没有别人漂亮等。

在学龄前,由于我们在家没有教太多知识,而上海市教育部门又规定幼儿园不允许教知识性内容,所以她会认的字、会做的算术远不及那些成天在外上培训班或在家经常学习的孩子。这个阶段,学业上的能力以及外表长相并不是她最擅长的能力领域,但伊伊却把这些方面作为自己的重要能力领域去跟别人比较,对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却视而不见。

伊伊从小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就比较强,两岁半左右就已经学会了轮滑,跟小朋友比赛跑步总是跑在最前面,同龄小朋友不敢玩的荡秋千是她的最爱。此外,她从2岁多就开始喜欢上了绘画,并且一直画得还算不错;3岁多开始学跳舞,唱歌也不差;她最喜欢给大人讲故事,很多时候都讲得较为流畅。她自己最擅长的这些方面,她却没有放在心上、看在眼里。

后来,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她去发现自己的强项,把最擅长的方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能力领域。过了一段时间,伊伊就很少再跟我们提起别人比她怎么样等等了。

2、让孩子在积极的体验中提升自信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并通过一些积极的体验收获成就感,可以培养出孩子的高自尊。这就要求家长多在生活中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成功的感觉,去体验胜利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提高自尊。

伊伊上大班的一天,我们带她出去玩,正好碰到她回家经常说的班上会认很多汉字的涛涛,很快他们俩就玩到了一起。过了一会儿,趁他们消停的时候,我就提议他们进行跑步比赛,看谁跑得快。伊伊一听马上来劲,开始鼓动涛涛参加。涛涛很爽快地迎战了。

第一次跑完,一向好强的涛涛很不服气,要求伊伊继续跟他比赛,连续跑五次。伊伊很自信,对涛涛的提议更是来者不拒,甚至还跟他说:“五次太少啦!我们再跑十次吧!刚才那一次就算是练习。”不自量力的涛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伊伊的要求。

跑完五次以后,伊伊遥遥领先,而且每一次都是跑得最快的,胜负已经不言自明。这个时候,涛涛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赶紧找旁边的凳子坐下休息,可伊伊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到处蹦来蹦去。看到伊伊跑步这么厉害,涛涛只得甘拜下风,放弃最后的机会。

那天回家的路上,伊伊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对她说:“伊伊,涛涛是不是你们班上最厉害的小朋友啊!”

“他都能认两千多个汉字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很熟练。当然是最厉害的啊!”

“他在学习上确实很厉害。可是,刚才跟你比赛跑步,他却一次都没有跑赢呢。”

“跟别人比赛跑步,我可从来没有输过啊!涛涛当然也跑不过我啦!”

“那你是不是也很厉害啊!”

“当然啦!我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谁能跑赢我呢?”

听完以后,我笑得合不拢嘴。这次跑步比赛,既让伊伊看到了自己的强项,也是一次很好的成功经历,让她在积极的体验中提升了自信。

3、鼓励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

当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并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而不是回避问题和困难时,自尊通常都会得到增强。每一次成功的应对经历都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带来自发的认可和较高的自尊水平。

伊伊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数学练习题中有考察空间思维能力的题目。其中,有这样一类练习:几块立体积木放在一起,左右两排的积木数量相等,上下两层的积木数量不等,上面一层的积木少,要求孩子数出总共有多少块积木。积木画在纸上时,上面的积木会遮住下面一层的积木,如果空间感不强的话,大人做起来往往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六七岁的孩子了。

这种题目伊伊不太擅长,每次遇到这种题目就会头大,做了好几次,大部分题目都没有做对。那一周左右,这种练习题几乎成了她上小学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错的次数多了后,她对自己也逐渐失去了信心,一旦碰到这些题,就总想蒙混过关。妈妈给她讲了好几次,她始终没有理解。

后来轮到我给她订正的时候,我就让她把以前玩过的立方体积木拿出来。我按照练习题中的图形逐一摆给她看,并告诉她怎么去计算被遮住的那些积木,最后把看得见的积木数量与被遮住的积木数量相加即可得出总的积木数量。通过几次反复练习,她终于明白了如何去做这种题目;通过实物积木的演示,她的空间感也得到增强。从那以后,处理这种题目,伊伊就慢慢从以前的瞎蒙乱猜变为得心应手了。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收获了面对和解决困难的成功经历,增强了勇气和信心。

4、家长的无条件支持和积极关注

在儿童发展早期,家长的无条件支持和积极关注会影响孩子的自尊水平。所谓无条件支持,是指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我们都喜欢他们;积极关注是指把孩子看作有价值的人,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因为自己而得到别人的欣赏,包括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孩子早期得到了家长无条件的支持,当他们长大后就会把积极关注内化,会赞赏自己,激发自己心理上的正能量,所有这些都会帮助孩子提高自尊水平。

要给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积极关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大多数家长给予孩子的都是有条件的支持和关注,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比如对待孩子的学习,只有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很多家长才会表扬孩子,这样的支持就是以他的行为结果为条件的支持。而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注,应该是只要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不管分数是否很高),我们都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本文,均须注明作者付小平和选自《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一书,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分享到:
来源:搜狐教育  2017-05-28  10507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