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微学堂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 > 家长学堂 > 本周热门 > 正文

家长是如何造就了长不大的孩子?

美国《奥普拉》杂志认为,“直升机父母”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育儿方法。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教育专家试图告诉父母,这种教育模式不见得有效,他们需要放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中国是“直升机父母的超级大国”,有太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已显现出了过度干涉的倾向。让我们来听听专栏作家弗洛马·哈洛普分析为什么“直升机父母”会如此不辞辛苦地“盘旋”在孩子上空,这种所谓的“新富养”究竟有怎样的弊病。

所谓“直升机父母”,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像直升机一样每天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的父母。其实“直升机父母”也可分为两类,他们看似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实则仍属同一种教育模式,殊途同归。

第一种父母百般地溺爱孩子,放任他们愚钝无知的状态。他们对孩子毫无要求,也不像一般美国父母那样要求他们干家务活挣零用钱。这一类家长要么沦为孩奴,要么就是孩子的提款机。这些孩子的结局便是终日形同于被“软禁”在家的囚犯、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另一种父母则逼迫他们的孩子在美国奖励系统的角角落落争第一。他们的终极目标往往是一份高薪职业,通常是在金融业或高科技产业。这些孩子则成长为耶鲁教育家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同名书《优秀绵羊》中所说那种一味追求排名,非名校不上的那种学生了。

这两种“直升机父母”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试图事无巨细地掌控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把老师们逼疯,也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不堪重负的试验品。

但究竟为什么这些父母会这么做呢?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嘛?毕竟即使是最贫乏无趣的人也多少会有点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曾与一位“直升机母亲”谈论起她的儿子,她的话让我大跌眼镜。她的儿子Jeff是一位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今年快30岁了。他的作品在鉴赏界口碑不错,但是由于他的作品风格太过于边缘化、普通人难以理解,因此很少吸引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最关键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底线。

这一切使他的母亲很烦恼,那她做了些什么呢?她给Jeff买了一所公寓。她说这样一来,他的儿子就有了一些经济上的保证。然而这所公寓把Jeff牢牢钉死在了房子里,只有他有活动的需要的时候他才会出来,而这种需要可能最多也就是找工作而已。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有一次Jeff的公寓出了一些电路故障。然而Jeff对此完全束手无策。他甚至无法鼓起勇气打电话给电工。后来他的母亲从300英里外的地方赶过去帮他找了电工。后来谁来买单也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位母亲虽来自中产阶级,日子却过得有些拮据。最近我们一起约午饭时,她宁愿开着车在街上转20分钟为了找一个免费车位也不愿意在饭店附近的付费停车位停车。

当然Jeff自己也很沮丧。作为一个风度翩翩的艺术家,他有过一票貌美如花的女朋友。但他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只能不断地分手。我有时也不敢去问这位母亲,她是不是也意识到了她那个如同废人一般的孩子是她懦弱的教育模式的结果。

德莱塞维茨博士曾写过许多有关上文中第二种“直升机父母”的文章。这些父母逼着孩子去追求各种数字——学校成绩、SAT高分、课外活动,奖励荣誉,专业——用这些光鲜的记录帮孩子打通名校招生官的重重关卡。

这些孩子的结局很容易猜想,伴随着追求高收入、豪宅的是一辈子的郁郁寡欢。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父母究竟图什么?表面上,是为了炫耀。从深层次来说,就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玛德琳·勒文(Madeline Levine)说的那样,“这些家长是想用孩子的成就来填补他们空虚的自我。”

而可悲的是,这些父母虽然自认为牺牲了良多,却最终得不到来自孩子的报答。勒文发现,在这些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穷苦人家的孩子和家人的感情维系浅淡许多。

德莱塞维茨博士将这两种父母——给孩子很多压力、严格苛刻、过度溺爱——归为同一种教育模式的两面。

“逼你17岁的孩子在算数考试中拿A和帮你8岁的孩子系鞋带其实是一回事。”他在书中说,“这两种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把他们当做什么也不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这两种教育模式背后的逻辑都是,父母可以保护孩子免受任何痛苦和困难。这是一种注定会失败的错误观念,更不消说在此过程中还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

分享到:
来源:外滩教育  2017-05-27  15166 0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城市联盟

上海市

重庆市

浙江省

山东省

黑龙江省

江西省

甘肃省

福建省

海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opyright © 2011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捷图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